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专业教学改革,4月30日,山东女子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教研室组织骨干教师团队携部分学生前往泰安市九女峰景区,对区域内特色民宿集群及“山乡牧野”露营地展开深度调研,以专业视角探索乡村旅游提质升级与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1)聚焦民宿经济:挖掘“山居美学”背后的运营密码
调研首站,团队实地走访了九女峰景区内“故乡的云”、“野有院”等网红民宿品牌。教研室老师们表示:“这些民宿将鲁中山地民居的原始风貌与现代设计语言结合,通过‘管家式服务’、‘沉浸式体验’打造差异化竞争力,为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开发提供了鲜活案例。”团队成员也在思考民宿在客群定位、文化IP开发及淡旺季运营策略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2)解码露营业态:从“网红流量”到“长效经营”
在“山乡牧野”露营地,调研组针对近年来爆火的“露营+”模式展开专项考察。项目负责人介绍,露营地依托九女峰自然景观,推出星空帐篷、自然研学、山地骑行等复合业态,五一假期预订率已达100%。教研室教师们认为:露营地需突破季节性限制,未来可联动景区开发非遗手作、农事体验等在地化内容。

(3)产教协同:为乡村振兴注入“专业动能”
调研期间,教研室教师们与景区运营方石伟伟经理进行交流,围绕景区、民宿与露营地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石经理表示:“高校的专业视角帮助我们更精准地梳理运营痛点,期待未来在员工培训、项目策划等领域开展合作。”学生参加了此次调研后感言:“参加调研拓宽了自己专业认知的视野和深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具象化了。”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学科竞赛等活动,酒店管理专业计划下学期将推动学生参与民宿运营、活动策划等实战项目。这场“把课堂搬进山水间”的调研行动,不仅为专业建设提供了前沿行业样本,未来更将通过课程改革、智库服务等方式,助力乡村文旅产品实现从“颜值吸引”到“价值留存”的跨越,也为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开辟了产教融合的新路径。
撰稿人:侯孟含
审稿人:许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