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女子学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调研组一行,为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赴德州市唯一的沿黄县(齐河县)进行调研,不仅为黄河流域文旅融合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助力黄河流域文旅深度融合,也为后续开展“沿黄村落”旅游资源规划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策略,推动黄河文化深度赋能乡村振兴提供学理支撑。
寻黄河足迹,探文旅融合
调研组实地走访考察了位于山东省齐河县南坦黄河咽喉地段,为纪念黄河首艘机淤固堤吸泥船“红心一号”而建设的文化地标——红心广场。团队成员细致考察广场建筑布局、文化传承、提档升级与社会影响,并探讨该湿地公园所承载的蓄水分洪、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科普教育、旅游休闲等方面的功能,全面梳理了齐河县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及旅游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困难以及对策路径。
建务实之言,绘发展蓝图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发展掣肘,团队成员立足专业优势提出针对性构想,建议强化“保护性开发”原则,发挥特色村落优势,增强区域合作;构建“特色研学+农业文创+乡野休闲”复合模式,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精品研学路线,创新表达形式以提升故事感染力与体验感;强化市场意识,增加商业配套设施,提升游览便利程度;实现文旅多元融合,提高文旅融合水平。

供稿人:李宛聪 审稿人:刘洁